今天《感应篇》修学的思考题: 1、钟离欲教吕洞宾 “点铁成金 ” 法术,为什么吕洞宾不学?怎样理解“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 2、生意好项目市民协会的宗旨是什么?为什么说市民协会是病友协会的分会?
2017/12/3 行善别人知道,这是阳善。作恶,别人不知道是阴恶。行阴善,积阴德,这比阳善的福德就大了。作了恶,能发露忏悔,其罪就小或减了。若作恶隐藏,甚至被人指出时还狡诈,其罪就大或增了。 其实,别人指责我们好啊,帮助我们求忏悔,那是真正的善知识。可是,有几个人能接受指责,指责就会结怨,所以世间人见面都是赞叹说好。佛法里面也有人情面子,只有夏安居圆满的时候“自姿法会”,这一天,可以接受任何一个人对自己的指责。平时,都是没有别人说你,都是教你自己忏悔。 不知是非善恶的人,世尊称之为“可怜悯者。” 善恶里面论是非,古人有个标准:“不论现行,而论流弊。”流弊是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如王龙舒居士汇集《无量寿经》,改动了原经的字,改得很好。按理说是善,但印光大师说是恶。为什么?因为改动经文,其流弊太大,一旦后人效法,佛经岂不面目全非了。 孔子当时周游列国,希望有诸侯能用他的智慧理论来治国平天下,但是,各国诸侯只恭敬他,而没有一个用他,他只好回家教书。为什么孔子当时不起义推翻朝政而建立自己的政权?他要如此做,是有能力的,但他没有做。因为一旦起义,就要伤害很多无辜百姓。他不起义而回去教书,是大善! 吕文懿公,当时的宰相,退休回家,乡里都对他尊敬。有一人酒醉后,对他粗言恶语,他没有计较。听说这个人一年后犯罪判了死刑,吕公感觉很难过,认为当时他辱自己时,若能将其惩治,就不至于他日后犯如此重罪。当时吕公忍让,反而成为恶了。 有的善行后面是恶事,乃正中有偏。恶行后面是善事,乃偏中有正。遇事能够明辨善恶是非,当机立断,这就是功夫啊!如果没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做不到。 好善好德是因,缘是好学,果就是成就。 《易经》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于灭身。”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天下为公”、“仁民爱物”、“推己及人”,纵然一时迷惑,短时间有灾难,毕竟都能恢复。 有一信徒,在寺庙烧香,供养2文钱,但是她的心真诚,住持老和尚亲自为她消灾。后来,这个女施主发达了,再到寺庙来,烧香还愿,供养千金,老和尚派小和尚给她消灾。女施主问,我过去只供养2文钱,您住持亲自为我消灾,如今我供养千金,为何只派一个随便的出家人为我消灾。老和尚答:你过去的心真诚,现在的心不如过去啊,现在有骄慢之心啊!从此可见,善,有满有半。 吕洞宾,八仙之一,早年遇到钟离。钟离教吕一法术:点铁成金。吕问,我点铁成金,这个金会不会再变成铁呢?钟说,五百年后会。吕说,这岂不要害五百年之后的人?这个法术我不学。钟赞吕说,修仙要积三千功德,你这一念心,三千功德就圆满了。现在人,别说五百年后的人不害,就是眼前的人他都害啊! 善的大小都在一念至诚方面来分辨。一念为众生,善就大。一念为自己,善就小。 宋朝的卫仲达,官做得很大,一次被小鬼抓去见阎王,看档案,他善的档案只有一张,恶的档案一大堆。拿秤一称,善的比恶的还重。其原因是他曾上奏皇上别做一件劳民伤财的工程,皇帝虽未从,但他的一念之善犹在,且其善大也。他又问,我仅四十岁,哪有那么多的恶事?阎王答:你的恶念多也。 古人讲经,都很含蓄,点到为止,听者豁然开悟。现在人聪明好像是超过古人,实为世智聪辩,智慧远远不如古人。 先儒谓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最难克服的地方,你都克服掉了,其他的就容易了。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里就从哪里着手。喜欢贪财,就从布施开始。喜欢贪色,就从远离美色开始。知道自己的过,就是觉悟,知过能改,就是功夫。 佛家不忌讳讲生死。死是转到不同时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天人鬼神生活在四维五维多维空间。六道存在,时空维次不同。 行善虽好,但古大德又教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最重要的是心清净。这是从修行往生的角度讲的。好事做得多,得的是人天福报。若要往生极乐净土,就要放下万缘,善恶都不作,保持中道,无挂无碍,才能成就。 修道的人生活愈简单愈好,心清净,修行才得力。 【分享《观婚礼实验 悟幸福理念------原来幸福这样简单》】 《了凡四训》中有一句:随缘济众。随缘济众就是为众生服务。 常处善心,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没有不能相处的。 人不能跟我相处,不要责怪别人,要反省自己,不能把过失推给别人。 佛说不要相信自己的思想见解。什么时候可以相信自己的想法看法?证得阿罗汉。在证得阿罗汉之前,不能离开佛菩萨,不离善知识,也就是不能离开经教。 成人之美,自他不二。这个人是广义的,包括一切众生。 兴建大利。凡是有利于社会和众生的,都是真实的利益。能够救济众生的危急是大利,能够防范种种灾害的是大利。教育是最大的利益。 中国古代,孔子以平民的身份来办教育,不但影响当代,而且影响历史,直到现在,还会逐渐扩大影响。古印度,释迦牟尼佛也是做教育。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鹿野苑是从教五比丘起步的,后来才有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进来。 【我们生意好项目病友协会及其分会生意好项目市民协会也是以平民的身份办教育,扬正抑邪,调伏身心。佛说,娑婆世界是妄,极乐世界是真,六道轮回是病,往生净土是药。病友协会包括六道,市民协会只是其中一道(人道),所以,市民协会虽含全体市民,但其范围还是小,只是病友协会的六分之一。】
|